文:曾素音

图片来源:https://unsplash.com/photos/_QpG-KoRx5E

我要快乐!Don’t worry!Be happy !

常、乐、我、净都是凡夫都想恒久保留的现象,然而事与愿违,佛法验证了凡夫的世间上演的就是无常苦无我。而又为什么禅师说,“Die Before You Die” 能离苦得乐呢?

上个星期禅修的主题很有意思,叫[Die Before You Die]。

怎么会有两个die? 其实说的是在生命结束以前,先让我执“死亡”,断灭。

我执,执取的是 “这就是我” :“ME” 或 “I”;
“我是”:“I AM“;
“我所拥有、我要的或者相反的不要的”等等:“I HAVE,I SHOULD, I WANT , I SHOULD NOT, I DON’T WANT” ETC。

众所周知,“我”是自称的一种“身份”代号。但是,一个不小心,世人就这样,把“我”也放在第一位,最高位,一切就以自己为出发点,引申出带有我执的:“我爱他”,“我为她好”,“你伤害了我”等等。但,除了上英文文法课程以外,很少人记得”你、我、他“,其实只是个代名词。

接着,我也因为”身份“而”存在“,我是马来西亚人,我是泰国人;我是作家、我是记者、我是总统;我是女儿、我是主人、我是下属。。。。。

最后,也因为“身份”,我们会不知不觉跟贪嗔痴慢疑相应:我有很好的名望、我坐拥财富、我受到大家的仰慕、我不相信宗教、我可以让你身败名裂、我不要失去这些。。。。。。

断我执,谈何容易,但是,AJahn Amaro 说的例子,倒是让我牢牢记住了好几个重点。当下,我就笑了出来。

禅师举例说,“我有双国籍护照,我有英国护照,也有美国护照,可是我院子里的野鸡和小鸟不知道我是英国人。”

听到这,我立刻想到,“对啊,这一切代表了什么?”

如同AJahn Amaro说的,英国只不过是因缘和合下,一个疆土划分好,易于统治的地方。而这个“我”,是在因缘具足下,在这个地方落脚的“英国人”。是因缘具足而“存在”的一个“身份”。没有了这些因缘,这个“我的身份:英国人”也就不存在了。若能理解禅师说的这些,拥有双国籍的人,特别是强国身份的人,他们心中那股自豪,甚至贡高我慢,也就可以碎成了一地!

再来,禅师“颠覆”了“我的想法”的观念。听过以后,我都常用在生活上,提醒自己。

我们跟别人聊天时,或者寻求帮助时,大家都回应:“请说出你的想法吧”,这个“你”的代名词,往往也让我们陷入自己的“故事”,而不能自拔。

图片来源:https://club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2358

而禅师说,其实所有的想法里,没有“我”,只有善与不善的念头生起,关键依然是,有无正念正知。禅师这一说,马上让我就想起了每次读书会被问起的问题:“什么是正见?”,正见有善有恶、有业报,有三世、有凡圣,真的耶!关键就是我们是否懂得觉照,并找到苦集的因和断苦的道。或者至少在当下觉知自己生起不善心,然后转念,而不是一味的纠结于“我”是“故事主人翁”的各种苦。

禅师给了一个正知见的例子,他说,你要从马来西亚去泰国,一定要北上,去新加坡则是南下,这个搞不清楚,就不可能抵达终点。

第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教诲,也许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。难道身为一个修行者或学佛者,就必须消极看待“我”,放下“我”,工作不重要,什么也不做吗?这就是修行吗?

AJahn Amaro很有智慧的回应,让我非常的钦佩。他以自己是AMARAVATI的住持的身份来当例子。他说,他旗下有六十多位的僧人要管理(意思即跟世俗的老板一样),他同时也需要教课和自修。现在寺院在翻修、增建,比如说为生病的比丘尼,建立疗养的房子等等,他得跟二十多个工程师交涉。他要处理和进行的事宜,填满了他的日程表。

关键来了,他既然承担了住持的身份,他就要负起责任,但是,他没有必要执取荣耀,不需在事成后,自我感觉良好的自认是一位成功的住持,得以流芳百世。而是在处理每一件事情上,用上正念、正知见和智慧,不与烦恼相应,每一天如法的完成日程表预设的事情。这就是修行!

我们亦是如此,反省自己是不是被外境刺激了,就起烦恼,与贪嗔痴慢疑相应。看好自己的念头,就是我们修行的态度;把四正勤都用在生活上,也就无往不利!